中国当前经济面临的问题,到底是谁的责任?
作者:小编 | 发布时间:2024-07-19
“中国经济要完了!”
“房地产泡沫要炸了!”
“制造业大规模外迁,中国经济危在旦夕!”
打开国内外媒体,唱衰中国经济的言论随处可见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是不争的事实,但责任全在中国吗?
别让西方媒体带着节奏!经济困境的祸首其实是美国。改革开放40多年来,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奥秘何在?出口、投资、消费,三驾马车拉动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。以廉价的劳动力优势,中国成为"世界工厂",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。
出口挣来的美元,又源源不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,地产、道路、电力,固定资产投资蒸蒸日上。
伴随城镇化进程加快,消费能力不断提高,内需也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。
这头"黄金猛兽"的温顺有赖于一个前提——全球自由贸易的顺畅循环。2008年,美国人一手酿成的次贷危机,狠狠地踢断了全球化的1条腿。
美国人无度透支的消费主义,把世界经济带入泥沼。
中国出口受阻,正面临转型阵痛,美国又使出阴招,肆意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,发动贸易战、科技战,处处设卡拦路。
不让中国产业转型升级,就是不想让中国人的收入提高!
美国的算盘打得很精,一方面疯狂加息吸血,把全球经济搞得焦头烂额,一方面又借舆论抹黑中国制度,让"中国经济崩溃论"甚嚣尘上。
美债收益率节节攀升,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至3%以上。动荡的金融市场,资金从新兴市场撤离,人民币汇率承压。美国频频挑起地缘政治争端,让地区局势动荡不安。你说,如今中国经济遇到的麻烦,根源在谁那?
面对美国的一系列恶行,中国并没有坐以待毙。艰难前行,大步迈向产业升级的征程。高端制造、尖端科技,我们向全产业链进军。"中国制造2025",吹响了迎头赶超的号角。
从5G到高铁,从智能机器人到新能源汽车,中国的创新脚步铿锵有力。美国人急眼了,各种手段围追堵截。光伏案、中兴案、华为事件,都展现了美国的焦虑与不安。
但狡兔三窟,中国也绝非坐以待毙。内循环大战略适时提出,14亿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正待释放。消费、创新双轮驱动,注定要成为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动力。
只是真金白银都砸进楼市,透支未来。高房价下,年轻人的消费意愿被严重挤压。
幸运的是,各地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,房住不炒的理念正逐步落地。房价虚高的泡沫戳破,被透支的消费潜力必将回升。还有新生代农民工,这一新兴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高于城镇居民。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提速,他们定能成为扩大内需的生力军。
我们也必须正视自身的短板。
金融体系效率不高,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缓解。国企民企失衡,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。
收入分配差距过大,居民财富集中度高企。种种顽疾,制约了中国经济行稳致远。
有日益完备的产业体系,有应对复杂局面的宏观调控能力。化外部压力为改革动力,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,牢牢把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指望依附他国、依赖外需过日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。"自己的饭碗自己端",把14亿人的事情办好,中国经济一定能行稳致远。倘若非要甩锅,只能怪自己还不够强大。强起来,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答案。至于美国,你就继续作吧,我们稳坐钓鱼台。